刘备怎么创业(刘备创业有多难)
欢迎加入项目交流群,群内经常交流探讨各种副业、创业、偏门项目商机和合作机会,一定会有项目是你能做的。如你有项目,也可群内打广告寻找客户。详情请点击:资讯广场。 |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刘备怎么创业,以及刘备创业有多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刘备是如何起兵初创业的?
- 2、刘备文不行,武不行,还没钱,他是怎样成就霸业的?
- 3、刘备怎么起家的?
- 4、刘备身上的哪些优点,帮助他“创业成功”?
- 5、历史上刘备到底是如何起家的呢?
- 6、刘备能够“创业成功”,你知道有哪些原因吗?
刘备是如何起兵初创业的?
刘备跟东西两汉的皇室,都颇有些渊源,他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后来因为汉武帝“推恩令”的实施和刘氏皇族枝叶的不断繁茂,到刘备的时候,已经是家境贫寒,平日只得以编鞋织席维持生计。不过刘备从小就怀有大志,他曾在家乡的大桑树底下玩乐时说:“我将来一定要乘上有真正篷盖的天子之车。”
如果不是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也许刘备只能编一辈子的草鞋,幸亏这个起义给了刘备一个机遇。当时,东汉朝廷派大军镇压起义军,各地的军阀豪强也纷纷拉起人马,以镇压义军为名,抢占地盘,扩充实力。刘备也趁机拉起一支乡勇,加入镇压起义军的行列,正是这次起兵,使得刘备有幸与关羽、张飞二人结识,并成为兄弟,留下了一段“桃园三结义”的佳话。
后来,刘备因镇压义军“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县尉。但随后,刘备就因鞭笞前来巡视各县,督察官吏并收受贿赂的督邮,挂印而去。他走投无路,便去投奔早年的同窗好友,幽州军阀公孙瓒,被任命为平原县令。在此,刘备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赢取世人民心,使得附近民众及各方人士纷纷来投奔依附。
这时,群雄逐鹿中原,各地军阀混战不已。曹操进攻徐州牧陶谦,陶谦派人向公孙瓒告急,刘备就命前往徐州(今苏北鲁东南一带)援救,后来,陶谦见刘备兵力不多,就给了他四千人马,封他为豫州刺史,让他屯驻小沛。陶谦病死后,刘备趁机接管徐州,开始跻身于大军阀之列。但随后就遭到寿春的袁术进攻,并勾结吕布,袭击刘备的后方下邳。刘备腹背受敌,只得投奔曹操。曹操举荐刘备为豫州牧,随后与刘备共同出兵对付吕布,将吕布擒住。吕布向曹操告饶说:“曹公所怕的不过是吕布,现在我已归顺,天下不必忧虑。您统率步军,我帮您统率骑兵。何愁天下不平定?”说得曹操也有些心动。刘备说:“曹公难道忘了丁原和董卓的吗?”曹操点头称是,于是将吕布杀掉。这时,刘备又被曹操上表推举为左将军。
刘备文不行,武不行,还没钱,他是怎样成就霸业的?
建安24年,也就是公元219年,58岁的刘备在汉中称王。据说曹操知道后大骂:“他一个织席卖鞋出身的小儿也敢称王?他配吗?”因为那个时候的曹操也是刚封魏王不久,而孙权称王更是在好几年之后了。
细读东汉末年这一段历史,才发现同辈人中,刘备出身比不上袁绍、袁术,勇武比不上公孙瓒、吕布、孙坚,先发优势比不上刘表、刘璋,至于同曹操的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相比更是相差甚远,但最后能够凭一己之力雄据一方,同曹操、孙氏父子创立的基业成鼎立之势,不可谓不令人叹服。
然究其根本,仍在于此人怀非常之志,故能不苟于富贵,不桡于挫败,不满于小成。至于史书上说他温和宽厚、礼待下人却未必是他成功的关键吧。
-1-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被人一口一声尊称为刘皇叔,不了解的人还真的以为他是皇亲国戚。其实刘备的出身相当一般,同袁绍、袁术、曹操的出身没得比,比孙坚的出身可能还差一些。
刘备就算是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但经过了这么多代,皇亲的血脉是非常非常疏远的了。刘备的祖父只做到过县令,父亲最多可能在郡县里面做过小吏,而且很早就过世了。父亲过世后,刘备就靠同他母亲一起编织、贩卖草鞋草席为生。他的近亲家族在当地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势力。
袁绍、曹操他们就不一样了。袁绍、袁术不但是高官子弟,袁家更是世族大家,连续四代都有人人位列朝廷三公,为汝南郡的第一大族。他们的叔父袁隗就是当时朝廷的太尉,三公之首。
曹操的家世尽管没有袁氏那么显赫,但曹操的祖父曹腾作为宦官近臣服务了4代皇帝并由此被封为列侯,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官至太尉,所以曹家在沛国的谯县(今亳州)一带怎么也算是有实力的新贵。
另外曹嵩是从当地的夏侯氏过继到曹氏的,所以夏侯氏一族也是曹操的家族势力。这从曹操东征西讨中,最亲信、得力的除了曹洪、曹仁等外就是夏侯惇、夏侯渊等夏侯氏的人可以看出端倪。
孙坚的家族世代在吴地,算是富春(现在杭州的富春)一带的大族。虽然在东汉朝廷中没有什么高官,但在吴地的郡县里还是很有一些影响。
这种出身的背后其实是各种资源。所以刘备这种出身,起步低,能借用的资源少,基本上靠自己白手起家。
中平元年,24岁的刘备在别人的资助下拉起个小队伍攻打黄巾军,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而这一年,曹操被任命为朝廷的骑都尉(职位相当于郡守),袁绍、袁术被大将军何进辟为幕僚,孙坚成了中郎将朱儁的军事参谋。至于年纪稍大一些的刘表,当时已经是因为党锢案而名满天下的了。
-2-
不但出身不行,刘备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似乎也不怎么的。小他一辈的曹丕就很看不起他。
夷陵之战开始后不久,由于东吴陆逊的坚守不出,刘备只能在狭长的地带依山扎营,打起了持久战。
坐山观虎斗的曹丕说,刘备不会打仗,哪里有连营八百里而可以据敌的。《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是这样说的: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擒’,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这当然可以看成是刘备攻东吴心切,加上年纪大了,出的昏招。但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屡遭败绩。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35岁的刘备从陶谦手里友情得到徐州一带之后,本来算是勉强有了一块自己的根据地,不料连连败给袁术、吕布,不但弄的自己丢盔卸甲,老婆都被俘虏了好几次,最后不得已投靠了曹操。
同曹操这种战斗力极强的大神交锋战败算是正常的话,连袁术、吕布都不是敌手,可见其军事能力的确一般了。
曹操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打袁绍的官渡之战、打袁尚三郡乌桓的柳城之战、打韩遂马超的潼关之战都可以算是经典。
汉献帝时期北方的统一,绝大部分都是靠曹操亲自领兵打出来的局面。史书上说他从小喜读兵书,还自己写过兵书,看来是确有其事的。
孙坚、孙策父子在这方面也很强。年轻的孙坚就因为突出的军事才能被朝廷主将朱儁选为军事参谋攻打黄巾军,后来又跟随张温平定关西的西羌。讨董卓时,孙坚在长沙太守任上举旗起兵,一路攻南阳伐颍川进洛阳,可谓身当百战有勇有谋。
孙策小小年纪,更是凭一己之力,率区区之众,三两年内席扫江东、平定六郡,打下一大片江山。他临死时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的确,孙坚孙策长于战,孙权长于守。
当然刘备也打过一些胜战,如赤壁之战、取西川、定汉中,刘备都赢了。不过都不能看成是刘备个人军事才能的过人之处。
应该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最终取胜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曹操军队遭受了瘟疫;夺取刘璋的西川靠的是不光彩手段;定汉中杀夏侯渊主要是兵力方面的绝对优势。
-3-
但就是这个出身平平,才堪中人的刘备却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心怀非常之志,决不苟容偷安,也不因挫败而气馁。
陈寿在写完《先主传》后评价他: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我觉得这个评价就不是很确切,正是折而不桡,终不为下成就了刘备,怎么会仅仅因为避害呢?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带领小部人马离开袁绍集团投靠到荆州刘表旗下。有一天,有个叫许汜的名士从外地来,刘表、刘备同他一起谈论、点评天下的人物。许汜同陈登是旧交,评价陈登说,陈登这个人江湖习气重,豪横不检点。刘备就问他这么说有什么依据。许汜就说,我曾经在战乱的时候路过下邳去看陈登,他居然不怎么搭理我,还自己在大床上睡觉,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
刘备听后,哈哈大笑,说,陈登对你算是客气的了。朝廷已经颓败到这个地步,你这个国之名士只顾着自己买田买房,毫不顾及朝廷的安危利害。要是我呀,会自己睡在百尺高楼上让你睡在地板上,才不会是上床下床的区别。
刘备的不苟安于个人的富贵,从这个求田问舍的故事中可得一窥。
正是不苟安之志,刘备不管是依附曹操身在许都,还是依附袁绍、刘表时都没有苟安图生,而是想着如何才能发展壮大自己,拥有自己的基业。
正是这种非常之志,刘备才能屡遭挫败而能奋起,辗转依附而不以为耻,面遭讥讽而无愧色。
所以后来,即使是占有了荆州、西川,也不忘抢占汉中,进窥关中。
刘备的这种进取不断不但刘表、刘璋之流所不及,后起之秀孙权在这方面也显得逊色很多。
诸葛亮、姜维的确是他真正的事业继承者,把这种进取延续了下来,七出祁山、攻关中、战陇西,力图长安洛阳,尽管力不从心,非议不断。
-4-
建安13年(公元208年)冬,面对曹操的大军,再次落荒而逃的刘备一路逃到了长江的边上。
在长江边上,为了对付曹操,拥有江东之地的孙权成了刘备坚定的盟友;在长江边上,孙刘联军用火攻烧毁了曹操仓促组织起来的战船;在长江边上,北方来的曹军因不习水土大面积染上了瘟疫。
曹操主力被迫退回到汉水北岸,刘备终于有了南郡这块自己的立足之地。他把自己的大本营安在了长江南岸边上的公安,以此为根据地开始了南征北讨、西进东联的战略扩张。
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这条大江给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当然,为了这次机会的到来,24岁就开始招兵买马攻打黄巾军的刘备已经整整坚持了23年。
刘备怎么起家的?
1、充分利用其皇族后裔身份
刘备虽然穷困潦倒,靠编草鞋为生。但是,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且是当今皇帝的皇叔。他在任何时候,都对自己的身份高调标榜。这样高调标榜的好处:
(1)让人觉得他是真命天子。古代诸侯起事或者农民起义,都会去寻找皇族的后代来当头领,就像陈胜吴广找扶苏、项燕当头领,吴三桂找朱三太子当头领一样。只有这样的人,大家才会跟随他。
(2)让他的行为充满正义性。三国时期,其行为有正义性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刘备。曹操是帮皇帝平定天下,刘备则是帮他皇家扫清六合。不过曹操却有很多人骂他是“曹贼”,说他压迫皇帝。刘备则很少有人说他做得不对。
2、刘备以“仁爱”为旗帜
照理说,乱世需用重典。只有强力攻击,才能够做大做强。比如项羽,比如三国时期的孙策。但是刘备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讲仁义,他要保护老百姓。曹操追击他的时候,有很多老百姓主动跟随他,他明知道这样走不快,也不愿意把老百姓丢弃。
刘备以“仁义”为旗帜的做法,让他更具有真命天子之相,让他获得士人及百姓的一致认可,聚拢了不少人才。
3、刘备很重视人才
刘备和曹操一样,都非常重视人才。
关羽和张飞,在当世号称万人敌,但是在刘备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就对刘备誓死相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传为千古佳话。
刘巴最初瞧不上刘备,追随曹操而去。后来刘备获得荆南三郡的时候,他又去投奔益州的刘璋。后来刘备又获得益州,同时俘获了他。刘备依然不计前嫌,让他制定《蜀科》这样的法律条文。后来还让他担任尚书令(相当于宰相)。
刘备不但重视人才,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做到人尽其才。这一点,他就远远超过袁绍。
袁绍也是很重视人才的,四处求才。但是他搜罗来后,却不能用。刘备却做得非常好。比如魏延,当初大家都觉得该用张飞镇守汉中,刘备却给了魏延,而且魏延干得很好。
4、刘备能充分利用各种关系
最初刘备在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那里四处漂泊,大家都晓得他不是凡人,都想把他搞掉。但是最后他滑了过来。这就是他能充分利用各种关系的表现。
他夺得益州后,益州的豪强其实对他是很不满的,觉得他是外来户。但是刘备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关系,把益州搞得服服帖帖。他在世的时候,益州基本上没出过什么事。
家世背景
刘备是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的后代,而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典略》记载,刘备为“临邑侯枝属”。祖父名雄,父亲名弘,世代皆仕于州郡,祖父刘雄曾被推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世居郦亭楼桑里。
刘备特色
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常以谦虚恭敬待人,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宽仁厚德待人,与那些残民以逞、暴虐嗜杀的军阀判然有别,因此而争取到了人心。刘备不怎么喜欢读书,喜欢评马论犬、音乐和华美的衣物。
刘备一生争战,乍看之下胜少败多。刘备攻打益州时,赵戬曾言:“刘备拙于用兵,每战必败。”认为刘备不会用兵,没本事拿下益州,傅干却说:“刘备得人心,又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杰辅助,怎会不济呢?”结果刘备果真取攻占益州。
在荆州依附刘表时,曾建议刘表北伐曹操,刘表不接受。刘备住荆州数年,一次与刘表饮酒时起至厕所,见大腿赘肉生,慨然流涕。还坐,刘表奇怪问起刘备,刘备说:“我戎马半生,常常身不离鞍,大腿赘肉皆消。今天不复骑马,大腿赘肉生。日月若驰,老年快将至矣,而功业不能建立,是以为之悲叹。”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通常被史家视为君臣之典范。三顾茅庐后刘备称得到诸葛亮是“鱼之有水”。诸葛亮在刘备尚在时,就已经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被暗杀后又领司隶校尉,集政治实际权力于一身,这在古代是很罕见的。刘备去世时举国托孤诸葛亮,被陈寿称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刘备身上的哪些优点,帮助他“创业成功”?
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他身上绝对具有其他人没有的闪光点,刘备从一个织鞋贩履的草民,一步步成长为割据一方的枭雄,堪称创业者的典范,那么我们今天便来看一看,他身上到底有什么优点?能够帮助他成就帝业。
一、任用贤才。刘备身边不乏能人异士,这主要归功于他礼贤下士的性格,最被人们熟知的便是他那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庞统的介绍下,他了解到了诸葛亮的本领超群,于是不远千里去拜访诸葛亮,希望能够请出诸葛亮,帮助自己成就一番帝业,但是去了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换做一般人早就没有了耐心,但他依旧三顾茅庐,这份诚心最终感动了诸葛亮,于是答应辅佐刘备。得到天下奇才诸葛亮后,他欣喜若狂,并委以重任。有了诸葛亮的加盟,刘备的事业蒸蒸日上。
二、胸怀若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一点可以从刘备身上很好地体现出来,面对昔日的敌人,他能够放下心中的仇恨,看到别人的过人之处,并招降他们为己所用,面对作战失利的将领,他也能网开一面,如此收获了人心。
三、坚韧不拔。刘备创业之初可以说是非常的艰辛,和别人有权有势不同,他只是一个织席贩履,因此,所有的一切只能靠他自己一点一点去争取。在得知袁绍集结各方势力共同讨伐董卓时,他选择了去投靠袁绍,面对实力如此弱小的刘备,袁绍也是一点没给他面子,就连座位都没给他准备,但为了心中匡扶汉室的志向,他选择了隐忍。在投靠刘表后,刘表对她百般羞辱。说他是丧家之犬,他也没有动怒,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是由此可以看出,他那坚韧不拔的意志,却是常人难以匹敌。
历史上刘备到底是如何起家的呢?
刘备才是三国中,真正从白手起家干到皇帝的人。曹操家世显赫,孙权已经有他的父亲和哥哥打好地基,这两人能建立自己的政权难度都没有刘备这么大。当然刘备到底是不是靠卖草鞋起家也不是那么重要,史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并不多,但刘备肯定是平民出身,没什么背景,这点和当年的刘邦还挺像。刘邦也是农民出身,靠着自己一生热血对谁都能都坦诚相待,所以结识了很多用能力的朋友,刘备也是这样和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而这两人也是刘备建立蜀汉最大的功臣。
其实刘备能顺利建立蜀汉政权,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员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刘备抓机会的能力很强,而且命比价好。先前黄巾起义的时候,刘备就借此机会来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且还打了几次胜仗自己也活了下来,这点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之后同关羽、张飞两位身手不凡的人结拜为兄弟,这三人也在讨伐董卓的路上打开了自己的名声,三英战吕布让当时天下人都知道了刘关张,为日后招兵买马提供了便利。最重要的是,刘备有“中山靖王”后人的这个名号,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想要匡扶汉室的,所以就会选择加入刘备。刘备早期时机抓得准,而且这个名号也起到了作用,天时已经占了重要的一环。
二是地利,刘备深知如果想要建立自己的政权,那西南这块地方就一定要拿下。隆中对只是提出了要三分天下的战略,具体应该怎么做并不知道,所以后期的战略部署上都是刘备来完成的,能够把小的计划完成最终才能朝着大的目标进军。刘备作为蜀汉的奠基人基本上每次都是自己在制定小的战略目标,这点实际上比诸葛亮要强多了,诸葛亮只是给刘备提出一些意见,最终的决策者还是刘备。赤壁之战后,刘备快速拿下荆州,这也是蜀汉后期能够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随着益州,汉中等地都落入刘备版图,蜀汉也迎来了最鼎盛的时期。
三是人和,这对于刘备来说也非常重要。刘备不像曹操和孙权,能用他们皇室的那一套东西,刘备只能全凭自己的真心来收买人心,加上刘备以仁义著称,大家也都心甘情愿为他卖命。这些东西也不是刘备能够装出来的,如果要装一辈子那刘备的演技未免也太强了吧。加上刘备非常会看人和用人,基本上能把大家安排到最适合的位置,以便发挥出100%的能力。所以从蜀国叛逃出去的人很少,虽然大家也都知道蜀国实力不是最强的,但依然愿意为刘备效劳。
四是刘备有自知之明,早期自己还不厉害的时候懂得避其锋芒,该出手的时候才会显露刀锋。虽然早期刘备经常被曹操到处追杀,好歹最后还活了下来。刘备创业前期吃了无数苦头,这也锻炼出了他坚韧、不放弃的精神,而且时刻提醒自己不骄傲,是这些经历造就了刘备的帝王性格。从这四个方面来看,刘备最后能成功也是注定发生的事情。
刘备能够“创业成功”,你知道有哪些原因吗?
三国,一个群雄逐鹿天下的时代,在此期间,涌现了一大批能人异士,像刘备、曹操、孙权等等,他们之间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刘备能够创业成功的原因都有哪些?
一、天下大乱。东汉末年,董卓受诏进京,遇到京中动乱,董卓护驾有功,因此被委以重任,董卓趁机夺取政权,废少帝,立汉献帝,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大权落到了董卓的手中,此时的东汉政权早就名存实亡了,各路诸侯不满董卓的专政,纷纷揭竿而起,讨伐董卓,此时的汉朝,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各个割据势力都在争地盘,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也有了争霸天下的雄心。
二、意志坚定。刘备创业之初是非常艰辛的,东奔西走如同丧家之犬,在袁绍集中各地势力讨伐董卓时,他投靠了袁绍,但是由于实力太弱,别的诸侯根本就瞧不上他,就连前来会盟时,袁绍也是冷言相对,换作别人早就走了,但他还是坚持的下来,关羽斩华雄,为他挣足了面子。后来不得已依附于曹操,甘于屈居人下,但是他心中始终没有忘记匡扶汉室的志向。他也曾依附于刘表,却被刘表暗中提防,百般羞辱,但是仍不改其志。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也是他能够创业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爱民如子。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也深知这一点,他轻赋税、轻徭役,发给农民土地,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受到了百姓的爱戴。除此之外,他还经常深入基层,考察士兵们的生活水平,有时甚至将自己的衣服送给士兵,因此,受到了士兵们的拥护与爱戴。这也是他能够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关于刘备怎么创业和刘备创业有多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网络采集,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读者切勿以身试法,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技术支持QQ:204322818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