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黑灰产平台(最新网络灰产)

欢迎加入项目交流群,群内经常交流探讨各种副业、创业、偏门项目商机和合作机会,一定会有项目是你能做的。如你有项目,也可群内打广告寻找客户。详情请点击:资讯广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网络黑灰产平台,以及最新网络灰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黑客里面黑产是什么意思?

在浙江义乌,一个小商家的老板刚刚上班,查看前一天的监控视频发现,凌晨有人翻墙入室,但奇怪的是,店内并没有什么物品失窃。再仔细查看一遍视频,才发现这名偷偷潜入的神秘人操作了店内的电脑就走了。

对于这种情况,商家也很疑惑,不知是否算是入室盗窃案,因此也就没有报警。但没过多长时间,这位小商家的交易记录和订单数据就出现在了“网络黑市”里。

原来,神秘人在这位小商家的电脑上插入了一个经过改造的U盘“Bad USB”,里面装有可以封闭执行的木马病毒,将其拷贝到电脑后,神秘人可以远程控制这台电脑,从而获取商家的交易记录和大量的用户真实信息,甚至影响资金安全。而且,神秘人也可以将商家数据和个人信息转手售卖给网络诈骗组织,造成更多威胁。

此乃网络黑灰产犯罪案的典型。所谓网络黑灰产,指的是电信诈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黑客勒索等利用网络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稍有不同的是,“黑产”指的是直接触犯国家法律的网络犯罪,“灰产”则是游走在法律边缘,往往为“黑产”提供辅助的争议行为。

上述案例的背后,也隐现着当前网络黑灰产治理中的难点和痛点:行为隐秘,用户、商家很难注意到;分工明确,已经形成产业链;涉及多方,但往往难以明确各方责任;安全威胁深远,但现行法律难以消除……

网络黑灰产已近千亿规模

网络黑灰产有多大的威胁?这个问题恐怕没有绝对准确的答案。

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2018网络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估算,2017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为450多亿元,而黑灰产已达近千亿元规模;全年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而且电信诈骗案每年以20%~30%的速度在增长。

该报告还指出,黑灰产共有四种类型:虚假账号注册等源头性黑灰产;用于进行非法交易、交流的平台;木马植入、钓鱼网站、各类恶意软件等;大多以恶意注册、虚假认证、盗号等形式实现的网络黑账号。

另据阿里安全归零实验室统计,2017年4月至12月共监测到电信诈骗数十万起,案发资金损失过亿元,涉及受害人员数万人,电信诈骗案件居高不下,规模化不断升级。2018年,活跃的专业技术黑灰产平台多达数百个。

虽然数额惊人,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黑灰产盯上的。据阿里安全归零实验室高级专家功夫介绍,网络黑产人员经常利用绰号“大菠萝”的一种路由器伪装成免费WIFI,只要用户连接就可以窃取个人信。

黑灰产是什么 黑灰产是什么意思

1、黑灰产,指的是电信诈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黑客勒索等利用网络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稍有不同的是,黑产”指的是直接触犯国家法律的网络犯罪,灰产”则是游走在法律边缘,往往为黑产”提供辅助的争议行为。

2、黑灰产共有四种类型:虚假账号注册等源头性黑灰产;用于进行非法交易、交流的平台;木马植入、钓鱼网站、各类恶意软件等;大多以恶意注册、虚假认证、盗号等形式实现的网络黑账号。

小红书起诉4家虚假种草平台

小红书起诉4家虚假种草平台

小红书起诉4家虚假种草平台,如今,在消费前搜索“种草帖”,已成为现代年轻人提前了解商品的重要方式,这也引得部分商家将“种草帖”视为一种营销策略,小红书起诉4家虚假种草平台。

小红书起诉4家虚假种草平台1

“素人招募”“无费置换”“招募千粉KOC探店”……打开第三方通告平台,有偿推广招募扑面而来。

1月19日,小红书正式对微媒通告、成宝、南京贻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提出诉讼。小红书方面表示,这些机构从事“替写代发”虚假种草笔记的业务,帮助商家及博主进行虚假推广,对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誉造成极大伤害,同时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为此小红书要求上述机构立即停止针对小红书的虚假推广交易等行为,并赔偿小红书经济损失1000万元,赔偿金将用于平台虚假种草治理。

虚假种草的桥梁

“小红书上很多笔记难以分辨真假,我经常被种草后激情下单,收到货才发现跟说的完全不一样,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消费者李冰(化名)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小红书的虚假广告混淆视听,让她频频“踩雷”。

这些虚假广告从何而来?记者发现,在“红通告”“微媒通告”“番茄通告”等平台上,品牌或承接品牌方需求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以实体商品/服务或0-1000元不等的现金为报酬,大量招募素人,在小红书、抖音、微博、B站上生产内容。

平台的招募信息中,发布者会标注博主类型、粉丝数量等要求,推广内容包括护肤品、化妆品、服饰、奶粉、文具、线下门店等,稿费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而在通告平台上招募素人的机构,一般为品牌方,或是以成宝、南京贻贝为代表的代理品牌营销需求的MCN机构。

通过第三方平台,品牌方、MCN机构链接素人博主,虚假种草已发展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据小红书官方数据,自2021年12月16日启动“虚假种草”专项治理以来,小红书已封禁81个品牌及线下商户,处理相关虚假种草笔记17.26万篇、违规账号5.36万个。

不过,此次小红书的虚假种草治理将用户端延伸至第三方中介机构。对此,小红书“虚假营销”治理专项负责人表示:“只治理平台内的虚假内容和账号,治标不治本,因此需要截断上游品牌‘替写代发’的需求,才能从根本打击到这个灰产链。”

违规营销的治理将成为长期行为

在小红书《社区规范》中记者看到,小红书不鼓励发布营销或导流的信息,包括虚假宣传、虚假交易等,也不鼓励分享的产品和内容无相关性、无真实体验经历、未还原真实感受、过分参照商家指引或使用过多官方宣传语句等。《社区公约》还特别提到:“如果你在分享和创作过程中受到商家提供的赞助或便利,请申明利益相关。”

近日,在“网络生态治理”行业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提出,网络黑灰产产业链有三个主要环节:一是需求方,希望借助黑灰产为其刷单实现流量造假;二是承接需求的第三方代运营机构,比如刷单公司;三是领取类似“刷单”“刷好评”任务的大量分散参与者。

记者发现,番茄通告等部分平台已下线,但还有一些通告平台依然活跃。“螃蟹通告”小程序上,仍有推广招募信息源源不断发布,除了小红书,还涉及抖音、微博、B站、快手、淘宝逛逛等平台的推广。

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文战律师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从法律角度来看,发布“虚假种草”的信息属于虚假宣传与不正当竞争的范畴。小红书处理及起诉相关“虚假种草”的机构、账号主要是依据小红书的注册协议等内容所形成的协议,对小红书及其使用者设定的权利义务条款,使用小红书账号的个人或主体在使用账号过程中如果有违规行为,小红书可对其账号进行相应封禁处理。如其使用账号中的不当及违法行为给小红书造成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失,则可以追究其相应赔偿责任。

杨文战还表示,作为平台对相关账号发布的内容应加强核实措施,及时主动或依据用户投诉举报等对违规内容和违规用户进行相应处理,平台还应该注意引导相关账号发布真实、健康的内容。

1月5日,国家网信办就新修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表示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不得通过虚假宣传、捆绑下载等行为,或者利用违法和不良信息诱导用户下载,不得通过机器或人工方式刷榜、刷量、控评,营造虚假流量。

“违规营销的治理,我们一定会长期坚持做下去。它是个持久战,有很多治理难点,不是通过单一平台能够完全克服的。”小红书总编辑沈炼表示,比如,类似微媒通告、红通告等这些第三方接单中介平台,依然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方法来打击它们,但小红书会持续尝试、找办法。

小红书起诉4家虚假种草平台2

如今,在消费前搜索“种草帖”,已成为现代年轻人提前了解商品的重要方式,这也引得部分商家将“种草帖”视为一种营销策略,代发产业应运而生。

1月19日,小红书宣布正式向微媒通告、成宝、南京贻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提起诉讼,称其应“停止针对小红书的虚假推广交易行为”,并索偿1000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种草帖灰色产业链背后由品牌方、MCN公司、通告平台、广告帖发布者四方合作达成。品牌方借助提供素人招募服务的通告平台,或与提供虚假种草服务的MCN公司合作,以产品置换或产品置换加低额报酬的方式,雇佣素人或网红博主发布种草帖,有的还要求受雇者在电商平台自行下单产品,发布种草帖后再退款,达成刷单目的,部分品牌方会对种草帖的内容作出明确的要求,出现定制“种草帖”的情况。

被起诉公司与100多位达人有合作

“一般收取不到10%服务费”

据了解,近一个月,小红书实施了三轮虚假种草治理行动,累计封禁了81个品牌及线下机构,处理相关虚假种草笔记17.26万篇、违规账号5.36万个。治理范畴覆盖至整个“替写代发”灰产链的上中下游,从有虚假种草的需求方,到提供虚假种草服务的外部MCN机构平台。

资料图。年轻人消费分享平台小红书总部办公楼。

天眼查显示,此次被起诉的一家通告平台南京贻贝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小微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业务范围包括传媒技术研发;互联网信息服务;网页设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摄影服务;美术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制作;企业形象策划;视频制作等。

1月20日,上述公司负责人王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广告行业里面的达人种草应该是比较常见的营销手段,其公司营销业务的模式主要是受品牌方委托,再与有合作关系的小红书达人(网红博主)对接、寄送产品,最后由小红书达人发布种草帖。

平台招募截图

目前与南京贻贝有合作关系的小红书达人数量有一百多位,都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至于如何保证种草帖的真实性,王明表示公司只是起中间的传输作用,商品发货后由达人自己撰写体验笔记,达人对于内容的创作完全根据达人自己的想法和调性来,大多数都是日常生活的分享,他们不会影响达人自身创作内容,而品牌方会发送简单的产品介绍,“一般也不会介入(种草帖)”。

平台招募截图

王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公司在这类业务的报酬上,“一般收取不到10%的服务费,这个服务费产生是在我们同事和达人对接沟通上的人力费用。”

对于这次被起诉,王明称暂时还不了解情况,“我们也不希望给用户带来虚假的东西,这个违背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初心。”

以产品或产品加费用为报酬

有品牌方定制“种草帖”

此外,通告平台APP、小程序,以及各种通告群也是传播种草帖招募信息的重要途径,这些平台的受众人群更偏向没有大量粉丝基础的普通人群,也就是“素人”。这些平台的介绍语包括“网红媒介任务通告平台”、“汇集众多品牌/pr/kol/koc/素人”、“找到你想要的产品投放”、“达人种草/测评/带货”等。

以素人招募平台“螃蟹通告”为例,品牌方、代运营公司、个人品牌和电商都可以在平台上作为通告主发布招募信息。平台账号主体深圳数池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客服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平台会严格审核发布信息的MCN机构背景,目前暂时不收取佣金,平台的基本服务是免费、开放的。

资料图。

红星新闻记者观察发现,单个产品的招募人数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品牌多以产品或产品加低额报酬,换取素人在社交平台分享产品使用体验。如某品牌隔离霜种草视频,需要征集50名洗护、美妆类博主,要求在收到样品一周内发布种草视频,报酬为价值109元的'隔离霜正装。

这些种草帖最终发布平台包括小红书、抖音、微博、B站等,产品类型包括洗护、美妆、食品、穿搭、日用、母婴、宠物、探店等。图文形式的种草帖,除实物外的报酬通常不超过1000元,价格高的大多是探店类型的,根据粉丝基础而定,最高近万元。

部分品牌方还要求受雇者在淘宝搜索产品关键词,自行下单,收到产品后按要求在小红书等平台发布种草帖,帖子内容审核过关后品牌方退款。在某护肤品牌的修护系列产品通告群中,红星新闻记者看到群人数为164人。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品牌方会对种草帖的内容作出明确的要求。以某护肤产品为例,记者以素人身份询问如何写种草帖,品牌方表示需重点强调产品功效,包括抗过敏,敏感肌肤可用,淡化红血丝等,并且提及产品卖点,如大牌平替、“便宜大碗”(便宜又好用)。

小红书公关部门相关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们的审核是多管齐下的,主要是机器拦截、人工审核和举报响应三种形式结合进行治理。”据了解,此类帮助商家及博主进行虚假推广,对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誉造成极大伤害,同时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如果营销内容铺的量比较大,达到几十、几百篇,文案就会出现大量雷同,时间节点也都比较相近,会形成明显的异常数据。

小红书起诉4家虚假种草平台3

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习惯在消费之前参考网上的“种草笔记”,期待“过来人”在价格品质、使用体验、注意事项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消费者货比三家的心理,使得“种草经济”蔚然成风,以网红探店、开箱测评、好物分享为代表的各类“种草笔记”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不少“种草笔记”以分享之名行营销之实,不仅没能提升消费体验,反而把分享当成“割韭菜”的利器,严重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呼唤“种草笔记”回归本真,莫让“假草”透支信任,是每一位消费者的迫切心愿。

真实是“种草笔记”的生命线。约好友吃饭,打开手机搜索附近的美食排行榜;对某个色号的口红心仪已久,翻一翻美妆博主的试色笔记;安排全家出游,先看看热门打卡地的素人分享……人们对“种草笔记”的青睐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自发分享的真实性。相较于明星代言、网红带货,来自素人的反馈由于不牵涉利益,往往更加中立客观,既能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又能避免“踩坑”。

来自第一人称的评价对促成消费行为有着天然优势,“种草经济”的兴起正是源于对第一人称分享的信赖。也正因此,一些商家顺势将营销的触角从网红大V拓展到普通人群体,有的甚至不需体验任何产品,只要复制商家提供的图文模板,即可发布笔记,获得报酬。

营销无可厚非,但不能以折损消费者的信任为代价。用户信任是“种草经济”跃上风口的流量密码,保持真实则是“种草笔记”应当始终坚守的底线。利益驱动下的“种草笔记”背离分享的初衷,数据注水、过度宣传、弄虚作假等问题频频挑战消费者的甄别能力,也让网络世界精心构筑起的信任空间遭受考验。如果商品品质不过关,即便有再巧妙的说辞、再美丽的滤镜也无法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还会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商家声誉。

从最初的“好评返现”到包含品牌方、中介、素人用户、水军等各方密切联动的完整链条,“种草笔记”已经发展为一个庞大的灰色产业。要想彻底铲除“假草”,不能仅靠“种草人”的自觉,还需要多方协作形成合力。

互联网平台作为“种草笔记”发布的第一道关口,应当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更合理的规则捍卫社区生态,避免“种草笔记”沦为“坑人指南”。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是杜绝虚假营销的有力武器。2021年12月22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雇佣专业写手和网络水军虚构“种草笔记”“网红测评”等现象,“种草经济”迎来强监管。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度发展,“种草笔记”在激发购物意愿、引导消费决策方面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期待“种草笔记”能够珍惜信任、去伪存真,用更多真实的体验、可靠的判断、贴心的提示服务社会大众,真正成为消费者不可或缺的“购物指南”。

揭秘互联网黑灰产业链 带你走进埋藏在最深处的地下江湖

带你走进埋藏在互联网最深处的地下产业江湖。

1.刷单

广告公司付款请人假扮顾客,用以假乱真的消费方式提高产品的销量获取好评吸引顾客。分为机器刷、人刷。机器刷指利用群控等设备统一的大量刷单,真人刷单就是广大大学生的兼职工作。

图上为群控设备,群控设备原本是为了企业硬件、营销集中管理为出发点研发的,“器”都是有两面性的。

2.活动套利

俗称薅羊毛。2014年,广州新成立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自己理财产品,这家公司发行了价值2个亿的各类优惠券,被一个5000人的“羊毛党”团队抢走。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公司宣告倒闭。又例如之前摩拜等共享 汽车 领红包活动,各种虚拟定位软件多开,摩拜都哭了。PS:虚拟定位软件真是治疗钉钉打卡的神器,不懂得都是良心员工。

3.推广作弊

①展示作弊:媒体将多个展示广告置放在同一个广告位,向广告主多收取多个广告的展示费用;

②点击作弊:通过脚本或计算机程序模拟真人用户,又或者雇佣和激励诱导用户进行点击生成大量无用的广告点击,从而吃掉CPC广告预算;

③安装/激活作弊:通过测试机或模拟器模拟下载,以及通过移动人工或者技术手段修改设备信息、破解SDK方式发送虚拟信息、模拟下载激活等等;

④应用内行为作弊:典型手段是购买欺诈,即用户或玩家在没有付费的情况下得到内容或产品,导致控制面板及报告收入数据过高;

⑤虚假流量作弊:包括非人为流量,大量注入的激励流量,挟持;

⑥流量归因作弊:广告平台将广告主的预算根据最后点击模型非陪给重定向广告,而其中很多用户已经几近转化,造成预算浪费。

4.伪造激活

常见手段有与点击一致的测试机或模拟器模拟下载,还有像通过移动人工或者技术手段修改设备信息、破解SDK方式发送虚拟信息、模拟下载激活等等。

5.账户盗...号

各大企业的服务器网站经常性被黑客攻击,例如去哪儿网,如家酒店等。不仅造成客户信息泄露,而且降低用户体验与忠诚度,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6.恶意注册

注册机器人注册大量账号,网站出现众多“垃圾”账号。导致网站评论区域出现水军、**、广告,在热门内容中发布非法信息。

7.撞库攻击

黑客通过筹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以大量的用户数量为基础。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利用用户相同的注册习惯尝试批量登陆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录的用户。京东、12306网站的用户信息也曾被通过撞库攻击被不法分子获得。

8.恶意占座

恶意占座是航空公司、票务公司等公司普遍面临的风险问题。自有平台和测试网站、代理公司的第三方接口上以及整个业务流程中存在漏洞,网络黑色产业从业者能瞬间抢走官方的低价票,并他用过加价出售给旅客来谋取暴力。

9.恶意代码

恶意代码是一种程序,它通过把代码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镶嵌到另一段程序中,从而达到破坏被感染电脑数据、运行具有入侵性或破坏性的程序、破坏被感染电脑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目的。去年比特币币值飙升,有个小老板买了个二手的冷钱包(硬件),被上家植入了恶意代码,所有比特币被无情**。

10.竞品恶意爬虫

①核心文本被爬:网站的核心文本可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被恶意爬虫抓取并悄无声息的复制到别的网站。核心内容被复制会极大影响网站和网页本身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低排名会导致访问量降低和销量、广告收益降低的恶性循环。

②商品价格被爬:比如某 APP 上线新的租车服务前,会爬取所有竞品 APP 中的车型详情及定价策略,为新服务上线打下价格优势。电商产品上线或者打造爆款时,爬取竞品价格、成交量的信息,针对性的指定价格策略。

③数据泄露:截至2017年6月,全球发生了2227起数据泄露事件,黑客从中窃取了60亿条。数据泄露使美国塔吉特公司、日本索尼公司等全球知名企业普遍遭遇损失。企业能否保护好自己的商业信息,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11.交易欺诈

金融账户持通过利用系统或者账户卡的漏洞空子进行洗钱套现行为等违规行为,来达到经济上的收益。

12.盗卡支付

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渠道窃取信用卡信息,进行伪造卡作案。沉默的支付账户突然发生一笔小额支付,成功后随后若干次等额进行支付操作。此类行为往往具有高风险性,欺诈者在盗卡成功后进行初次激活,在进行小额尝试成功后进而进行批量的资金转移。

13.猫池攻击

商会把一些卡放到猫池(虚拟的手机)的设备上,该设备可以插多张卡。设备连接到电脑可以直接读取短信、发送短信,从而实现薅羊毛的行为。

14.恶意调用

在企业的某些新功能模块上线之后,出现短信接口被恶意访问调用的情况,增加企业短信服务费,影响企业服务器的带宽与正常请求等。

结尾:

以上发布的只是灰产圈调查揭秘的其中一小部分,我们的路还有很长,等待我们挖掘 探索 的还有很多,请跟随我们的步伐,一起去探寻互联网的未知世界

关于网络黑灰产平台和最新网络灰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网络采集,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读者切勿以身试法,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技术支持QQ:204322818 删除。
发布于 2025-04-26 21:33:06
收藏
分享
海报
25
目录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

    复制成功
    微信号: jiiz12
    欢迎添加客服微信,申请加入项目交流群,群内经常交流探讨各种副业、创业、偏门项目商机和合作机会,一定会有项目是你能做的。如你有项目,也可群内打广告寻找客户。
    我知道了